自《深化国税、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》实施以来,广州市国税局、地税局以实现服务一个标准、征管一个流程、执法一把尺子为目标,紧密合作,发挥各自优势,不断推动服务深度融合、执法适度整合、信息高度聚合,在打造联合办税服务品牌、提升便民办税服务、实现信息共享应用、深化国地税稽查合作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果。

 升级办税服务品牌 一窗式办好两家业务

  在越秀区,有国税地税联合打造办税服务厅旗舰店,在天河区,纳税人可体验到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的“五星级”办税服务……今年以来,广州国税局、地税局不断加大联合办税服务厅建设力度,升级共建品牌。从拓展联办覆盖面着手,全市共建立75个国税、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,占全市办税服务厅近八成;全面规范联合办税服务,统一制发联合办税服务厅现场管理制度、一次性告知制度、应急管理制度等规范文件,为升级联合办税服务品牌夯实制度基础。

  联合办税服务,不是简单拼合两家办税窗口,而是要让纳税人不仅只进一家门,更要只取一个号、只到一个窗。为此,广州市国税局、地税局探索联合办税服务升级,积极推进综合业务“一窗式”办理,实现“前台一窗受理、后台分别处理、限时办结反馈”的服务模式,纳税人在同一联办窗口可同时办理国税、地税业务,无需“往返跑”“来回跑”。目前,全市共设置588个国地税“一窗通办”窗口,涵盖税务登记、税务认定、发票办理等8大类242项业务,基本实现联办清单中基本业务的“一窗式”受理。

 加大便民办税力度 打造个性化智能服务

  办税体验良好与否是影响纳税人满意度指数最直接的因素。为此,广州税务部门持续在创新办税服务上下功夫,积极推进“互联网+”智慧办税服务,让纳税人享受更便捷、更经济、更规范的办税体验。一方面,推行联合自助办税,在全市共建27个国税、地税24自助办税服务厅,配置自助办税终端173台,为纳税人提供“不打烊”的办税窗口。另一方面,联合上线全国首 个微信税务企业号,提供申报缴税、预约办税、向导式指引、电子文书发放、智能咨询等服务功能,以网路联通服务纳税人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税务企业号上线10个月以来,已累积用户53.3万,为全省乃至全国进一步深化“互联网+税务”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。

  随着富士康、思科智慧城、百济神州生物制药等重大投 资项目的顺利引进,广州市国税局、地税局在深化纳税服务上又迈进一步。据介绍,为助力营造便利优质的营商环境,坚定企业在穗发展的信心,国税、地税联合共建专项服务团队,全程跟进重大项目涉税事项办理,为企业提供定制化个性服务。

  联合委托代征 规范个体及零散税源管理

  在积极营商政策的激励下,广州个体工商户迅速增长,这给税收征管特别是个体及零散税源的征管工作带来不小的压力。

  广州国税、地税在做好税源情况、征管资源摸底调研的基础上,决定实施委托代征税款工作方案,推进个体及零散税员网格化管理,消除零散税源税收管理“盲点”。另外,选取广州南沙开发区作为试点,联合委托符合代征税款条件的第三方单位开展代征税款、代开发票工作,严格执行先征收税费、再代开发票的有关规定。

  协同纳税人户籍管理 提高税务行政效率

  深化纳税人户籍协同管理,加强纳税人税务登记信息比对,有利于纳税人快速办理国地税税务登记、变更与注销业务,亦有助于国税、地税双方工作人员对同一企业进行非正常认定和欠税管理。

  近年来,广州市税务部门全面推行实名制管理,推进实名取号及与实名登记信息比对后的实名办税,目前全市超50万人次进行实名登记,进一步夯实纳税人信息数据基础。在此基础上,从2016年10月开始,国税、地税双方在黄埔、越秀两区试点联合办理清税(费)注销,截止目前已办理联合清税注销近7000户,实现对纳税人“从登记到注销”协同管理全覆盖。

  此外,税务部门运用统一的纳税人户籍信息,协同开展非正常户认定管理、推进联合欠税管理等等工作,避免双重标准、两头检查给企业经营带来困扰,进一步增强欠税公告震慑力,既保障纳税人权益又倒逼其依法诚信纳税。

 常态化信息共享应用 强化数据增值利用

  近年来,广州税务部门不断扩大信息共享范围,融通数据资源,逐步实现“信息管税”模式,提高税收征管质效。

  目前,双方在内部涉税信息共享方面,已实现信息网络互联对接、前台征收系统互联互通、“金税三期”系统数据查询权限相互开放,部分原属国税、地税各自享有的数据,如:房地产契税征收数据、原CTAIS数据、第三方中介机构鉴证报告等超181亿条数据实现共享。

  同时,加大共享涉税信息的运用。通过获取纳税人登记信息、外出经营信息、双定户定额核定信息、欠税信息等数据,进行比对分析,核查疑点数据,确保及时、准确掌握纳税人的登记信息、税源变动和涉税风险等情况,切实堵塞征管漏洞。

  联合纳税评估 建设税收风险共治格局

  为充分发挥国税、地税税收管理优势,推进税收风险管理协同作业和深度合作,广州市国税、地税局于今年年初联合制定2017年分类分级管理和税收风险管理合作计划,选定252户企业为纳税评估对象,细化联合纳税评估工作指引,加速推进联合税收风险分析。

  双方共享内部风险数据信息和第三方信息应用情况,国地税风控中心合计共享阶段性风险识别近6万户次,共享风险应对结果近4万户次,在共同防范区域税收风险方面夯实了基础。

  联合推广应用电子税务局 构建电子办税新格局

  以往,纳税人申报缴纳税款只能去实体办税服务厅办理,难免会有排长队、等半天的情况。紧跟信息化建设快进步伐,同时也是为了规范税收行政执法行为,分流门前办理业务纳税人,减少办税等候时间,广州市国税、地税局全面推广应用广东省电子税务局,推进电子办税为主、自助办税为辅、实体办税为补的办税模式。

  电子税务局向企业提供登记变更、申报缴税、涉税申请、涉税查询等国税、地税涉税业务的无纸化办理功能;推广使用电子发票,多渠道向企业推送网上申领发票的知识,推动发票使用和运输的无纸化,缓解开票压力,目前广州市在公共事业、电信服务等行业实现电子发票全覆盖,2017年上半年全市开具1.76亿份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;还在推行电子税票上加足马力,满足纳税人对税票取得的时效性、便利性日趋强烈的需求,对提高办税效率、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发挥应有作用。截至目前,全市电子税票开具数量为超140万张。

  深度参与国际税收管理合作 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

  当前,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与开放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。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窗口,历史悠久,底蕴深厚,特别是近期提出了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、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等,更突显广州对外窗口的定位。为助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,广州税务部门积极推进国际税收改革,深度参与国际税收管理合作。

  强化管理。通过建立非居民企业信息共享机制,定期共享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、非居民扣缴增值税、对外支付合同备案和申报纳税等信息,以及协同开展非居民企业常设机构认定等方式,强化跨境税源管理。通过建立反避税案件信息交换机制,运用媒介平台及时推送反避税新政策等,强化国税、地税反避税合作。

  优化服务。联合开展“走出去”企业清册管理工作,目前已将568户“走出去”企业纳入清册管理。依托特色产业园区、展销会、商业中心等平台打造“一带一路”税宣基地,通过联合签订合作备忘录、编印税收政策指南等措施创新宣传载体。今年以来,累计走访“走出去”企业104户,联合开展“穗港两地携手防范境外投 资风险宣讲会”、“走出去”个人税收沙龙等特色税宣活动20余场,共为500多户次“走出去”企业提供服务。

  深化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合作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

  近年来,越来越多总部企业落户广州。为精细化服务总部企业、大型企业,广州市税务部门拓展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方面的合作,创新共建大企业“一户式”档案,对28户市级大企业集团共405户成员企业的国税、地税基础信息进行比对整合,提升管户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;组建大企业风险应对团队,联合筛选28户市级大企业开展税收风险管理专项工作,通过分工合作、联合执法、协同办案等手段,逐步实现执法口径、进场时间、任务进度“三统一”。

  大型企业对广州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针对大型企业经营特点,广州市国税、地税局量身定制,联合提供个性化服务。今年以来,联合与欧派家居集团签订全市首份《个性化纳税服务协议》,提供管理层互访、快速响应、辅导“走出去”等8项服务内容;开展“市级大企业税企管理层见面会”“金融行业大企业专场税宣培训”等主题活动;联合走访大企业,现场为企业解答涉税问题,收集整理了涵盖征管流程、服务规范、政策法规和个性化服务需求等方面建议80多条。

  升级稽查合作“广州模式” 营造法治化税收环境

  合作见深度,办案见精度,稽查见法度,震慑见力度,示范见高度,广州税务部门持续升级稽查合作目标,促进稽查合作从“率先突破”到“实效突出”跨越。

  实效体现在合力查办大案上。建设国地税警“联合指挥中心”平台,实现对一线执法的远程指挥、证据传输、后台数据支持、多点调度配合和全程监控。在今年国地税联合稽查“双剑行动”中,首次应用国地税联合稽查指挥中心,实时指挥协调广州、上海两地6个检查组共100多人统一行动,成功获取某知名连锁经营企业涉嫌隐瞒10亿元营业收入的**经营数据。

  实效体现在简易违法检举上。实行违法检举来访同城通办,采取“网络检举E通道”“信函检举一站通”“来访检举一窗办”等措施,减轻检举人负担,同时,全市国税、地税检举管理部门加强检举信息互推应用,共推送涉及对方检举信息约235条,提升打击税收违法精准性。

  不仅如此,广州税务部门联合对202户纳税人联合开展税务稽查,联合推进“证据互认”制度化建设,协同案件执行,并联合发布税收违法“黑名单”12户,协同开展联合惩戒9户,实现国税、地税联合稽查“1+1>2”的实效。